2月15日,國際學術期刊《生物化學雜志》(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在線發(fā)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健康科學研究所尹慧勇組的研究論文:Identification of a Novel Series of Anti-inflammatory and Anti-oxidative Phospholipid Oxidation Products Containing Cyclopentenone Moiety in vitro and in vivo: Implication in Atherosclerosis。該研究在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中發(fā)現(xiàn)一類新的磷脂氧化產物,通過細胞、動物和臨床實驗研究證明這類氧化產物具有**抗氧化的作用,以及對動脈粥樣硬化的保護作用。
心血管**是目前全球死亡率*高的**,動脈粥樣硬化是其發(fā)病和死亡的主要病因。在動脈粥樣硬化發(fā)**展過程中,炎癥和氧化應激發(fā)揮重要的作用。近年來在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中發(fā)現(xiàn)多種磷脂氧化產物,并證實這些氧化產物通過與血管壁中的內皮細胞、巨噬細胞、平滑肌細胞等相互作用,參與動脈粥樣硬化發(fā)展的每個階段。但是,由于這些氧化產物具有高度的異質性,所以促進和抑制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均有報道。
博士研究生陸劍虹等在研究員尹慧勇的指導下,利用脂質組學技術在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LDL)和人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中發(fā)現(xiàn)了一類新的磷脂氧化產物deoxy-A2/J2-IsoP-PC,并且其水平在心血管病人血漿中是下降的。通過獨立化學合成15d-PGJ2-PC作為代表分子研究這類新產物的生物學功能:研究發(fā)現(xiàn)15d-PGJ2-PC通過調控NF-κB, PPARγ和Nrf2信號通路,誘導巨噬細胞**抗氧化應答;在LPS誘導的系統(tǒng)性炎癥小鼠模型中,15d-PGJ2-PC減輕多個組織的炎癥反應。此外,15d-PGJ2-PC通過下調ERK/SR-A抑制巨噬細胞泡沫細胞的形成。
該研究工作得到了北大醫(yī)學院教授鄭樂民課題組、首都醫(yī)科大學天壇醫(yī)院、美國范德堡大學、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等合作者的大力支持,受到了國家自然基金、中科院和科技部等項目經費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