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C-1人肥大細胞HMC1 Cell
種屬
|
人
|
別稱
|
HMC1
|
組織來源
|
癌細胞系
|
|
肥大細胞白血病
|
傳代比例/細胞消化
|
1:2傳代
|
完全培養(yǎng)基配置
|
IMDM培養(yǎng)基 ;10%胎牛血清 ;1%雙抗
|
形態(tài)
|
細胞樣
|
生長特征
|
懸浮生長
|
STR
|
Amelogenin X CSF1PO 10,13 D2S1338 17,25 D3S1358 15 D5S818 12,13 D7S820 10,11 D8S1179 12
D13S317 10,11 D16S539 10,12 D18S51 14,20 D19S433 14 D21S11 29 FGA 18,20 Penta D 11
Penta E 9,19 TH01 7,9.3 TPOX 8,11 vWA 17,19
|
倍增時間
|
每周 2-3次
|
培養(yǎng)條件
|
氣相:空氣,95%;二氧化碳,5%。 溫度:37攝氏度,培養(yǎng)箱濕度為70%-80%。
|
凍存條件
|
凍存液:90%FBS,DMSO 10%,
或使用非程序凍存液:
|
備注
|
該細胞為懸浮細胞,請注意離心收集細胞懸液,請勿直接倒掉細胞培養(yǎng)液。
|
產(chǎn)品使用
|
于科學研究,不可作為動物或人類的產(chǎn)品使用。
|
傳代方法
顯微鏡下觀察細胞,當覆蓋80%底面積時,進行細胞傳代。注意不要等到細胞覆蓋100%的時候才傳代,那樣細胞容易老化。在生物柜或者超凈臺中,將培養(yǎng)瓶中的培養(yǎng)基倒到廢液缸中用PBS或者生理鹽水洗一遍加入1.5ml
0.25%含有EDTA的胰酶,在37℃培養(yǎng)箱中消化3-5分鐘后取出細胞,加入5ml培養(yǎng)基,吹打均勻后,轉(zhuǎn)移到15ml離心管中,1000rpm 離心5分鐘離心后,去掉上清,用新鮮培養(yǎng)基重懸細胞,按照1:3的比例進行細胞傳代培養(yǎng)。
傳代密度均勻,有以下幾點比較重要:
1.盡量消化細胞分散成單細胞懸液。對于易于消化的細胞,我一般DPBS清洗一遍,加0.5ml胰酶潤洗一遍(25cm2培養(yǎng)瓶或6孔板),棄掉胰酶,37度消化2-3分鐘或室溫消化5min左右,鏡下觀察是否細胞消化較為分散。如果不夠,延長消化時間。我見過有些剛進實驗室的師弟師妹,一上來就加1-2ml胰酶,結(jié)果細胞團大片脫落,雖然有后續(xù)吹打步驟,但我覺得效果不佳。至于難消化的細胞,怎么掌握分寸,還待自己摸索或其他戰(zhàn)友分享。
2.在以上基礎上,我覺得細胞吹勻,這步比上述提到的十字移動等更為重要。如傳代1:4 ,可以收集所有細胞至離心管,加入培養(yǎng)液重懸混勻,吸管緩慢吹打20-30次,可配合水平搖晃離心管。
3.此外我覺得培養(yǎng)液的量可能也會有講究,如6孔板中你終加入2ml細胞懸液,尤其像這樣的小面積培養(yǎng)皿,液體表面有張力,細胞易于聚集在中間,所以我一般6孔板再加1ml以消除影響,吸管緩慢吹打15-20次左右繼續(xù)混勻。
來源于一名 52 歲男性肥大細胞白血病患者的外周血樣本。該細胞有多重亞型分別為:HMC-1 5C6,HMC-1.1 ,HMC-1.2 。廣泛用于人肥大細胞功能研究,因為它們表現(xiàn)出組織肥大細胞的許多關鍵特征,例如組胺、類胰蛋白酶、肝素和類似細胞表面抗原譜的表達 (1,2)。受體酪氨酸激酶 KIT 在肥大細胞上表達,在肥大細胞的增殖、功能和存活中起重要作用。KIT 中的激活突變與肥大細胞生長失調(diào)有關,并與肥大細胞腫瘤和系統(tǒng)性肥大細胞增多癥有關。據(jù)報道,HMC-1 細胞系中存在兩個 KIT 激活點突變 。這兩種突變都將受體轉(zhuǎn)化為組成型酪氨酸磷酸化和活性狀態(tài),導致生長因子非依賴性增殖。HMC-1.1 (HMC-1(560)) 和 HMC-1.2 (HMC-1(560,816))是HMC-1 細胞系的兩個變異亞系。HMC-1.1 具有 V560G 突變,但不具有 D816V 突變。HMC-1.2 同時具有 V560G 和D816V 突變,并且表現(xiàn)出比 HMC-1.1 更高的增殖率。有人認為,HMC-1.2 的較高增殖潛力可能歸因于 D816V 突變